上述的兩個姿勢其實在我們實際生活中也可以進行模仿,在一定的條件下我們也可以通過這兩種方式向前行進,我們可以在下面的幾個地點進行嘗試。

可以發(fā)現(xiàn)在越光滑的地方,我們就可以“滑”出去,或者是“滑”的更遠,這其實是摩擦力的作用。
1.什么是摩擦力
摩擦力是一種阻礙物體相對運動(或相對運動趨勢)的力。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(或相對運動趨勢)的方向相反。比如我們想要推著一個箱子向前移動,那么箱子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就是向后的,不讓箱子向前移動。

2.摩擦力的種類
摩擦力又分為靜摩擦力、滾動摩擦、滑動摩擦三種,在我們移動同一個重量的物體時(以推箱子舉例),物體在被推且未發(fā)生移動前所收到的力為靜摩擦力;在物體被推動且進行速度不變的移動時所收到的力為滑動摩擦力;在物體底部加上輪子或可滾動的物體時收到的力為滾動摩擦力。
一般情況下,為了讓物體向一個方向移動,需要給予物體一定大小的力用以抵消掉摩擦力,而給予物體的力的大小對應不同種類的摩擦力可以大致的理解為:
為了抵消滾動摩擦力的力最小,只需要給予一個很小的力就可以讓物體移動起來;

接下來是靜摩擦力,在物體受到開始推的力開始就同時受到了靜摩擦力,直到物體被推動前一直都持續(xù)受到靜摩擦力,所以靜摩擦力是一個大小變化的力;

而當給予物體的力達到一定的大小后,靜摩擦力不再能夠讓物體停止時,則開始受到的是滑動摩擦力,需要抵消滑動摩擦力的力也是最大的;

像我們課程開始所介紹的越野滑雪運動,就是一種典型的滑動摩擦力,運動員們使用不同的方法,無論是靠一只腳蹬地還是依靠手中的雪杖撐地而產(chǎn)生的力,都是用來抵消滑動摩擦力的。
3. 摩擦力與那些因素相關(guān)
摩擦力其實與兩個關(guān)鍵因素有關(guān),第一個是接觸面的光滑程度,在移動同一個物體的時候,接觸面越光滑則所產(chǎn)生的摩擦力越小,而越粗糙則摩擦力越大;

第二個是接觸面所收到的壓力,最直觀的壓力是由物體的質(zhì)量或者說是重量施加的,相信這個比較好理解,推動一個箱子與推動兩個箱子的時候,所需要的力是不同;
